儿童音乐教育专家——用音乐开启孩子的智慧


一两岁之前,不能叫做唱,是咿呀学语的那种表达,当他会叫妈妈,会叫爸爸的时候,其实他同样会表达自己的音乐或者是唱自己的这种歌,也许他不在调上,也许他很不准,但是他会发出某一些重音,某一些节拍,都是在表达自己理解的那个音乐的。这种歌唱,还有非常有效的律动,尤其是亲子的律动。——儿童音乐教育专家王丹
图为儿童音乐教育专家王丹接受腾讯访谈

主持人:亲爱的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腾讯儿童频道的访谈,主持人芬芬。前几天我跟几个朋友一起去唱歌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朋友他唱的不是很好,然后他就一直抱怨,小时候要是我爸爸妈妈给我很好的音乐教育,给我很好的音乐启发,那我现在肯定不能说是歌唱家,至少唱歌还是会一些乐器什么的。看来,为了让我们所有的朋友们都不会有这样的遗憾,爸爸妈妈真的是从小有这样的一个义务要给我们的小朋友们,启发他们音乐方面的一些智能。今天就跟大家聊这方面的话题,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嘉宾,就是我们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艺术教研室主任王丹副教授。欢迎您,王老师!
王丹: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王老师,您好!我们刚刚说到,一旦长成人了之后,就开始抱怨爸爸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不给我启发,启发。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能说话,正常的发声就有音乐天赋,就可以培养?
王丹:可以这么说。你说得特别好,因为音乐可以说应该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可以说它甚至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因为音乐的本身的起源就是来源于人要表达自己的感情、情感、喜怒哀乐这样的情绪。所以说,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跟音乐有一个非常紧密的这样的联系。
主持人:那像这种幼儿时期,比如说现在尤其是实行胎教音乐,还怀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给他听音乐了。您觉得像这个时期,对他的这种启发或者是音乐的熏陶,对孩子来说有哪些作用?
王丹:我本身来讲是非常赞同音乐胎教的,因为从各方面的研究显示,孩子在胎儿期,在发育四个月之后,它的听觉和视觉系统就开始发育了。他至于听到多少,什么样的声音,具体对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刺激或者是对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现在国际国外的大脑的学者或者是教育学者都在探讨特别具体的问题。但是肯定有一点,对孩子的发育肯定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前几年,我也写过一本书叫做《胎教音乐手册》,其中有科学的依据,另外更多的是我的经验跟大家的分享,因为我本身在我怀我的宝宝的时候,我就让他听了我的音乐。甚至我在教钢琴的时候,每一次我都要做示范,每一次都要听我的学生给我回课。久而久之,我的孩子出生之后,他会对熟悉的曲调会特别兴奋。甚至他情绪不太好的时候,给他弹奏《月光曲》,因为那个时候,我最多的给他弹奏的就是《月光曲》。所以无论从科学这方面的支持还是本身的经验和设身处地的感受,都觉得对孩子有很大好处的。
主持人:刚刚您说到了一个切身的体会,说您在怀宝宝期间,给孩子一个胎教音乐。我们就特别想问您,您具体听什么样的音乐?比如说现在有收看节目的妈妈现在正怀着宝宝的,什么样的胎教音乐会比较合适?
图为儿童音乐教育专家王丹接受腾讯访谈
王丹:可以分这么两类吧。一类是一定要经典的音乐。所谓的经典,我就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经典?有人说叫严肃音乐。这里边应该主要是指欧洲古典音乐。比如说《月光曲》,比如说像《维吾尔地的四季》或者是莫札特的一些曲子或者是贝多芬或者是巴赫的曲子等等,这是欧洲古典音乐里面节奏比较适中,而且是形象化的音乐,比如像《月光花》这样有标题的,就更形象。这是一类,经典的。
还有一类是中国的经典。比如说《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等,在这里,我想提到《高山流水》这首曲子,大家都知道“知音”这个故事,伯牙和子期的“知音”的故事。美国曾经刻了一张光盘放在宇宙飞船上,这张光盘集结了各种各样的音乐,其中就有中国的《高山流水》,去探测是否有其他的星球给予回应。给孩子这种非常经典的熏陶的时候,其实从很高的高度潜移默化的熏陶他。另外跟我们孩子本身的文化和生活有关,生活里的音乐或者是音乐的一种生活化,音乐不是说音乐天才能看到,听到。不是光只有少数的音乐家或者是指定的某几个有特长的有特殊天赋的孩子他们才能享受到这样的优秀作品。应该是我们生活里方方面面都渗透的。比如说孩子在拍球的时候,会有一些歌谣,妈妈在抱着孩子做一些律动游戏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和我们的小宝宝,压秋千。 主持人:像小孩在生下来以后,这个时候给予他什么样的教育会比较好?还是让他多听吗?
图为儿童音乐教育专家王丹接受腾讯访谈
王丹:一方面多听,一两岁之前。现在不能叫做唱,是咿呀学语的那种表达,当他会叫妈妈,会叫爸爸的时候,其实他同样会表达自己的音乐或者是唱自己的这种歌,也许他不在调上,也许他很不准,但是他会发出某一些重音,某一些节拍,都是在表达自己理解的那个音乐的。这种歌唱,还有非常有效的律动,尤其是亲子的律动,妈妈要抱着孩子,我们曾经试过一个亲子的活动,把宝宝放在腿上,我们在边说歌谣的时候,边做律动,把这个膝盖稍微往上提起来一点,我们随着重音,抬上面是重音,抬下面是弱音,跟宝宝做一个节奏的这样的游戏,他会非常喜欢。而且他会随着那个音乐知道这个重音在哪儿,然后在结束的时候,有一个结束的动作,比如说稍微撒一点手的时候,马上把他抱回来。惊讶的时候,马上把他抱回来,他就知道,开始、结束这个重音。像比较欢快的旋律,这样的歌曲,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活动和尝试。
主持人:就从特别小的时候就可以训练他的听觉还有他的这种节奏感。
王丹:对,让他身体亲自去参与,让他身体会感受到。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小儿歌是《小马》,是我们幼儿园老师一起创作的。叫做我是快乐的小马,高高兴兴找妈妈,翻过山,越过河,定能找到好妈妈。然后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平常的声音,把这个手稍微抬起来一点,就变成我是快乐的小妈,高高兴兴找妈妈,体会音高和低的音调。
主持人:是通过他的一些肢体动作改变,然后让他感受到音乐的一种变化。
王丹:对,这就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达尔柯罗兹教学法,用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感受音乐的变化。
主持人:那您也做过除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还有脑科学这方面的应用对于少儿的这种音乐潜能的开发。在那个时期,他的这个音乐接受能力是什么样的?因为爸爸妈妈们,他们肯定没有概念,如果觉得孩子听音乐很兴奋,他可能认为孩子很有音乐天赋,或者有的时候听到音乐孩子没反应,他们会觉得这个孩子不用把他培养成音乐天才,从此以后,我们就跟音乐划清界线了。
王丹:是这样的,现在在美国和日本都做这样的实验,中国还没有开始。我们在十一五课题的时候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美国跟日本的先进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说,在六岁之前,接受这样的教育的孩子,他能够获得固定音感。什么叫固定音感呢?就是说,一般的孩子背对钢琴或者是背对一个有音高的乐器,然后给他敲任意的音,他马上会说出那个音的音高或模仿出来,而且是非常准确,非常快速的。这是一个单独的音调,甚至有多声部的有层次的音乐,同时弹三个音,四个音,他也同时能听出来。这是不同于一般的孩子的研究的结果,这个孩子获得了这种固定音感以后,普遍的情商和智商的指标都是比较高的。而且在1988年的时候,有一个世界的中学生综合测评,美国人来做的综合测评,邀请了全世界各地的中学生过来。本身美国人认为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是非常大的。所以他们觉得他们的中学生在各方面都会达到高的指标。但是在科学的测验和综合测评的时候并没有超过匈牙利、荷兰以及日本。然后美国的教育学者就开始研究这三个国家,到底什么是区别于美国的这样的教育。他们研究来,研究去就发现,尤其是音乐学科在这三个国家都是作为特别重点的学科。他们在高中毕业考试成绩里面,艺术的学分要占特别大的比重,就是跟语言的教育,跟数学的教育是同等地位的。因此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重新修改了自己的教育法案,就把音乐教育以及其他的戏剧美术都加进了核心学科里面,制定了美国现在的一个实施的教育法案。所以从我们国家的实施艺术教育这一方面来说,还是处在一个补充性的或者是素质教育之一的地位,并没有放在一个核心学科里,可能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王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宝宝在一到三岁的时候,还是让他听这种经典的音乐吗?
王丹:经典音乐是一部分,另外我们的课题组还整合了一些专业的音乐制作人,专门为我们的孩子有律动儿童音乐,还有歌谣的音乐,还有甚至打击乐的音乐都可以采用。我们这里边采用的是像非洲音乐的一些元素,一些打击乐的方案其实都很有意思。因为孩子是这样的,一个基础,我们要给他经典的,但是在此之上要发展他的兴趣,发展他多方面的音乐的感知能力的话,应该是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的。
主持人:让他能够见多识广,这样的话,他能够有选择。比如说我在这么多门类里边,会特别喜欢哪一个?这样的话,就会更能够增强他这方面的兴趣。
王丹:他就像阅读百科全书一样,像我们教育者们都愿意让孩子们多读书,看百科全书,然后要多看世界各地的那样的优秀的东西来给孩子。那么音乐也是这样。音乐是各地、各国、各民族的一个文化的浓缩,都是通过这个来接触各地的文化。所以,更多一点的门类比较好。世界的民族音乐还有我国的音乐,还有专门给孩子生活中的音乐。
主持人:尽量让孩子多接触一些音乐。
网友:我特别想问一下,怎么去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主持人:我觉得这些都是妈妈们特别关心的。
王丹:这是很普遍的。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不是说真正的教授知识的这样的老师,而是本身的兴趣,这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提高兴趣真的是特别特别重要。我想说,在学习音乐也好,还是学习其他学科也好,其实这个兴趣我认为是包含两方面,一个是兴趣,一个是习惯。其实只有兴趣加习惯,可能这条路走得会更长,那个兴趣才会保鲜,可以这么说。最开始的兴趣,我想,如果是关键是家长跟他一起来做活动,一起参与,就是说,孩子当有自己的伙伴的时候,他会更愿意来做各种各样的活动。因为可以这么说,成人是害怕孤独的,那么孩子更是一样。当家长特别愿意做他一个很好的伙伴的时候,他会对很多事物都感兴趣的。真正的参与,而且是比较平等的,用心跟他去交流的,不光是一个教育者的这种高姿态,而是亲自跟他参与的。这是一点,另外是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我们在跟家长进行研讨跟交流的时候,可以这么说,权威型的家长都是占多数的。
主持人:我说话就是《宪法》。
图为儿童音乐教育专家王丹接受腾讯访谈
王丹:要有教育者的姿态,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尽量和孩子一起朝一个目标去走,也就是我们共同玩这个游戏,我是你很平等的一个伙伴。另外,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的引导也不是说,孩子你这个手必须是这样的,或者是你必须是这样的。可以给他有一个提问或者是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想想跟妈妈这个手的不一样的还是可以做成什么样的,可能是这样的,可以是这样的。然后赶紧就夸他,你真棒,不要吝啬这种夸奖,还有鼓励的话语。我觉得,大部分家长,现在可能都比较欠缺这一点。很吝啬自己的夸奖的语言,而且要由衷的,不是说我赐给你一个,我赏给你一个,我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而去做,而是由衷的欣赏和赞美他。
我们打一个比方,一个很成功的人士或者是一个演讲者或者是一个很好的明星也好,其实是因为很多人在欣赏他,才给了他强大的这种信心。所以孩子应该是,每一个妈妈的一个明星,我们尽量去欣赏他,给他一种自信。
主持人:给孩子足够的自信,让他能够在音乐这条路上有更多的兴趣,这样的话,也促使他保持这样一种学音乐的习惯。您刚刚说到,一方面是兴趣,另外一方面就是习惯。那么爸爸妈妈对他兴趣的培养,习惯该怎么很好的养成呢?
王丹:习惯,其实在我们这里边是特别重要的。曾经有一个记者问诺贝尔的获奖者,有几位都是七八十岁的老爷爷了。问他们的时候,问到,你为什么成功?为什么能获这么大一个奖?他们都说,不是在研究所里学到的那些知识,也不是大学学到的,也不是中学、小学,而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么学到的是什么呢?是比如说饭前要洗手,拿了东西要放归原处,这些是什么?其实就是很好的习惯跟常规。那么在很好的习惯跟常规里面,他就学会很理性的,很有条理的往正确目标、方向去思考的这么一个习惯。 做事的习惯同时会影响到他的思维习惯。比如说,我们的妈妈们教宝宝音乐游戏或者是一个曲子,甚至弹一小段钢琴的时候,其实弹下来这个曲子或者是学会这个音乐作品是一个目标了。我们已经设定了一个目标。那么我们通过,比如说律动,比如说打节奏的方式,比如说歌谣的方式,甚至小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的方式,我们去领会它,去体会它,听一些名家甚至唱片里演奏的。这个时候宝宝领会了以后,再慢慢攀登这个目标,这个高峰,直到把它真正的领会跟掌握了。这里边,家长可以作为他的一个伙伴。
经过这样一次一次的这样成功的经验,可以说,学会了一首歌,弹会了一个曲子,做好了一个游戏、律动,那么甚至有一些小小的创造在里边的时候,那么他就自然而然的,他的信心就来了。就建立在这种习惯跟常规基础上的成功,可以说这个基础就有了。所以孩子一步步的兴趣也好,成功感也好,自信感也好,都是一个一个实实在在的成功的基础上的。
主持人:再关注一下网友提问。其实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他们可能更多关注孩子的注意力,因为无论是生活中做事、学习或者是对音乐的这种学习,都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这里有位妈妈说,我宝宝经常是听着听着音乐,然后就专注不了,而且他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短,这该怎么办呢?
王丹:不光是孩子有这个问题,我们经常看到在听音乐会的时候,确实有人坐不住在走神。这是难免的,因为音乐本身是很抽象的,只有听觉参与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确实不容易集中的。因为孩子的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一个多感官的,同时参与,他才能专注这件事。他必须要听到,要看到,最好要触摸到,亲自去做,甚至亲自去唱的时候,他才会真正的注意起来。这是注意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另外就是说,不要急于求成,一首经典音乐,可以说是一个大部头的作品,就像我们读几大名著一样,他真的是一个大部头的作品,修养没有到那个程度的时候,熏陶一下,节选一个片断就可以了。
比如说我们在给很小的孩子,三四岁的孩子选的经典音乐里边,有一段是贝多芬的交响乐,按理说是非常大部头的了,非常难。但是我们考虑到孩子的特点,就把它分为六个变奏,第九交响曲是欢乐颂,估计大家都会唱,你会唱。这一段合唱非常著名,整个作品是大部头,但是整个的主旋律就集中在几小节之内,四四拍的,我们给他做了四三拍的改编,八六拍的改编,有竖琴演奏也有钢琴演奏,一共分六种,每次又有熟悉的旋律,但是每一小段,它的感受又是不一样的。有的段像过小河像竖琴演奏的时候,有的像小精灵在跳舞,就像小提琴拉出的那一段,非常欢快与活泼。所以像这样的音乐,我们还让孩子去唱,去哼,他不是唱具体的词,而是用“八八”的声音唱出来。另外听到重音的时候,就必须做一个不同的动作,比如说拍手或者是拍肩。他嘴里要唱着,手里还要拍着,自己还要听着,一定要跟它合上。这个时候,注意力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集中的,他要全身心的投入,他才能做好。
主持人:看来要让孩子注意力集中,非得让他所有的注意力都用在一件事情上。
王丹:调动他的多感官,必须让他全身心参与才行。
主持人:这样可以让他的印象更深刻,记忆也更牢固。
王丹:这样以后在孩子弹钢琴的时候,碰到世界名曲的时候,他会认为跟他的儿歌一样的简单。比如说我教过孩子弹钢琴,像娃哈哈,你不用太教他,但是对于一些二部的创意曲,因为跟我们国家的文化确实有一定差异的,他就觉得非常枯燥,因为他不理解,他甚至不会唱,不会哼,也没听过,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他很困难,为什么造成没有兴趣的原因可能也在这里。
主持人:其实在另外一方面,大家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以前之所以没有重视,是因为大家还对音乐有一些偏见,认为音乐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现在爸爸妈妈们越来越意识到音乐的重要了。但是在他们的概念当中还是模糊,我到底给孩子潜能开发、音乐这方面,培养他什么,我是想要把他培养成艺术家?还是音乐家?钢琴家?乐器演奏家?他们可能从小也要为孩子树立一个目标,或者从另外一个层面讲,我们学习音乐,把他开发音乐潜能,对于孩子的意义在哪里?他们应该如何去以一种比较端正的心态去对待孩子音乐的潜能开发?王丹:我觉得你这一点问得特别好,这一个问题也是很多家长、老师们、教育者,也是我常年以来在思考的问题。现在不好说得出什么答案,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理解。我的理解就是觉得,通过音乐这种载体,可以发展孩子的多元的潜能,可以发展他的语言,甚至是数学,他的自省能力,他的视觉的,空间的能力等等,跟人沟通这种社会性的发展。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说,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和途径。那么至于说,日后能不能发展成为音乐神童或者是职业的音乐家?可以说,每一个行业它都有自己的一个职业标准,那个可能还需要更高的一个教育才能完成。那么并不是说,你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能达到的。但是我们现在可以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的天空,就是说,起码他通过这样的音乐教育给他多了一条路,也许是成为职业的音乐人,音乐家,艺术家这样的一个基础。给了他一个基础,但是他到底能不能成为,那是之后有更多的因素,在影响他。除此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意义就是说,我们还是觉得孩子如果是在音乐方面能获得比较高的一个程度,能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的话,他会开启更多的智慧的大门。就是说,他能够在其他的领域,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说,全国、全世界的教育者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我还是拿美国的那个案例,他们的科学家研究认为,美国的很多指标跟他们的人才的培养的方向是有特别密切的联系的,他们认为,最顶尖的科学研究或者是科学家总是觉得距离自己的期望差一点点。那么差一点点这个东西,到底是理性的,逻辑的思考呢?这样的培养呢?还是一种顿悟的,灵感的,艺术的这样的培养方向。很多大家科学家,包括加拿大教授,就是我们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提的多元智能,当初在1907年提出的时候,当时是作为零点项目出现。零点不是指数学教育的研究,也不是指语言教育研究,因为已经很多年,它绝对不是零开始的,而是指艺术教育要从零点开始进行研究。因为他认为,艺术教育对人的思维的拓展、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还没有开启另外一扇智慧的大门。通过什么?就是通过这种艺术,特别是音乐。因为他是可以作为一种智能独立存在的。
这样就可以回答您刚才那个问题,到底我是培养音乐家?还是要通过音乐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一个教育。其实我认为,还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人性化的,多元化的教育这样的方向,可能会更好。我也相信每个家长,不是说买了一台钢琴,一定要让你成为一个什么什么神童,小莫札特,并不是这样的目的。而是真的是希望他这方面有更高的修养,拓展自己的思维跟智慧。
主持人:就相当于孩子在音乐这个地球里面,他可以看到整个地球,然后在整个宇宙当中,他也可以看到其他星球,这样他的视野更开阔。对于学习其他的一些艺术门类,学习其他的学科都有帮助。
王丹:对,因为我们在北师大跟各位专家,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家们研讨的时候,就是说,世界有三大语言,第一个语言是真正的语言。中文、英语、日文等等。这是真正的语言的开启。然后第二大语言就是数学的语言。可以说你的语言可以不通,但是很多数学的一些关系,就是数学家们有自己的沟通方式,那是一种语言。另外一种语言就是特别神奇的还没有开启的就是音乐的语言,因为我们唱起歌来或者是共同听到欢乐颂的时候,你可能听不懂他的歌词是什么?但是这个旋律的感觉,这个情绪的宣泄,你却是能够特别深刻的体会。你可能不认识贝多芬这个人,你也不懂德文,但是这个德国作曲家做出来的东西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理解快乐是什么,欢乐是什么。
主持人:谢谢你。
网友:三到六岁的孩子跟一到三岁的孩子的音乐教育方面,应该是对他有所区别了。
主持人:应该是三到六岁已经可以进幼儿园了,这个时候在教育和辅导过程当中,爸爸妈妈的角色是不是越来越淡化了呢? 王丹:现在的现状可能是这样。往往在幼儿园承担的教育的角色更多一些。但是我建议,家长一定不要退出这个舞台,因为这个孩子总是自己的。一定要关注他每一步的成长,现在我也建议各个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要给自己的孩子建立艺术档案,每个月要跟家长有一个联络卡,这样来沟通,你的孩子在我们幼儿园这个月到底学什么了,他的目标达到什么了,他的歌唱方面怎么样,律动方面怎么样。世界名曲我们到底欣赏到什么程度了,这样有一个沟通。再有几个就是说,我们的实验基地,有几个比较好的幼儿园,像国务院幼儿园,像总参的幼儿园,我们都进行了试点,效果还是不错的。其实家长也不是想退出这个角色,他们是想积极的参与,想了解的。所以,要双方配合。一定要跟这个园里面多沟通,双方配合,这样可能效果比较好。
主持人:家长一直还要在背后关注着孩子的,无论他是什么样的进步。
图为儿童音乐教育专家王丹接受腾讯访谈
网友:我看到您有研究科达依音乐教育思想,我想请问一下,您能不能举几个例子,在音乐教育当中,他的一些比较好的教育方式。
王丹:科达依是匈牙利的一个音乐教育家,他们的音乐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他们在短短几十年就赶超一些发达国家,它可以说是一个中等水平的国家,但是它的音乐教育水平却是在荷兰跟日本这样的一个层次,超过美国。为什么这样呢?就是说,我们也探讨和研究了多年,他的一些奥秘,他的钥匙到底在哪里。首先一点,我觉得,他们对于民族性这一点,特别的认同。就是说,他们给孩子唱的歌有一部分是经典的,就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另外一点,充分用本土的儿歌、童谣。这一点来说,我特别倡导家长们教孩子们一些很经典的儿歌,比方像古诗词的儿歌,像《春晓》,我相信很多孩子都会读,会背,如果他会唱的话,这个效果会更好。
主持人:这个歌应该怎么唱呢?
王丹:稍微唱两句。
(王丹现场演唱)
这样唱起来的话会琅琅上口,这是科达依的钥匙。
主持人:我们要有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作为基础,在学这个音乐。
王丹:这是科达依的特点,民族化的童谣,像小兔子开铺子,有一双小袜子,四双小筷子,可以把你家里的所有的东西,只要是孩子认识的都可以编进这个儿歌里面,可长、可短,就按照这种节奏就好了。我们在幼儿园里曾经做过这样的活动,把这个皮球涂成绿色的,把它装扮成大西瓜的形象,孩子们扮演成北京的形象,穿一个小兜兜,搬着这个西瓜,从西瓜地里搬回来。这个儿歌就是西瓜西瓜甜又甜,可以拿来冰水镇一镇,真是香又甜。幼儿园的老师们就把它作为一个体操的形式,搬运西瓜。同时也是我们用大鼓,还有我们北京的一些特有的民谣的这样的配器,然后你一听,京味十足这样的感觉。我觉得,可能这样对于开启孩子的这一扇门来说,应该是更有效,这是民族的。
第二把钥匙,对于科达依来说,它的第二个神秘的地方就是特别注重孩子的表现和表达能力,而且给孩子充分的展示的机会,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国际学校在开研讨会的时候,国际学校的孩子给我们汇报的时候,他们的表达能力真的是非常强。他们可以在台上收缩自如,亮开嗓子演唱,扮演一个角色,同时又可以理性的站在旁边配合老师,配合其他的孩子进行其他角色的扮演和歌唱的活动。可能这是国外教育的一个特点,他们总是给孩子表现跟表达的机会。让他独立的去面对各种各样的观众,各种各样的场合,让他独立的去思考,去完成这个表达的这样一个机会。而我们国家有一些孩子的教育停留在一个表演上,是一种演出。我们已经排练好了,我们这样来演。
主持人:或者就是在模仿。一上台我已经不是自己了,我就是在模仿明星。
王丹:一个小大人的感觉,没有他自己,我们看不到这个孩子的纯真跟童心在里边,全都是大人排演出来的,一看就是不可爱了,也没有他这种独立的思考能力。所以我更赞同是这种真正的表现,戏剧表演也好,角色扮演也好,还是歌唱也好,千万不要去排练它。是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喜欢,我就这样唱,我就这样说,这样会更好,而且要多给这样的机会。 主持人:谢谢老师,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我觉得最后想问一下,其实您做了十多年这样理论的研究包括实践的教育和推广,您能不能,我们具体在生活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就他们的一些问题或者是父母们或者是幼儿园他们在教育当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误区,咱们最后再综合说一说。
王丹:现在可以这么说,一方面,您刚才提过的一些,我觉得,再拿过来可以提一下。就是说,不要把孩子当成孩子那样来培养,就是说尊重他自己。我记得有一次哈佛大学的校长和我们北大的校长在对话的时候,说他们学校的校训第一条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要充分的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他这个路到底怎么走。尊重他的感受。他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他怎么样去表达,尊重他。
第二点,一定要搞清楚,教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一段时间又是关键期很重要,又很短暂。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填在这个时间,那孩子非常厌倦甚至崩溃了,填了太多的内容。精心选择,我到底这个黄金的时间,这种一去不再来的这个阶段,我到底给孩子最精华的是什么。我认为起码的,不光是对孩子来说,成人也一样,比如说我们民族文化特别精华的那些一定要懂。比如说像《高山流水》这些,老外都拿来当个宝似的供着。我们国家的孩子的父母更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弹钢琴也好,都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另外一方面,家长一定要扮演一个恰如其份的角色,一个平等的伙伴,能够适时的给予指导的这样一个后盾的角色。那么,我们其实提倡家长可以走在孩子的后面,而不是走在他的前面。要有一个方向,但是要陪伴他,给他过程里面的一个适时的指导,而不是在前面的目标等着他过来。
最后一点,我想说,一定要放开眼光,就是说,让孩子要有眼光,或者说孩子的智力有多高,首先父母要放开自己的眼光,自己的眼界开了以后,你知道给孩子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好的。还是那句话,放开眼光,自己来拿,有取,有舍。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作客我们今天的访谈,感谢网友的参与。我想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举了这么多的例子,而且从最早的胎教讲起,讲到我们几岁小朋友应该怎么去跟他教音乐,而且期间也有很多生动的儿歌,比较好的一些教育方式,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很好的借鉴了。
今天我们访谈先到这里,谢谢王老师,也感谢网友参与!
谢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